建築顧問 StYlE SpAcE : 有舒服陽台的咖啡廳

修繕規劃 修繕現場 住宅美觀 解釋名詞 室內設計 住宅改造 室內裝潢 室內裝修 室內設計 綠建築 買屋注意事項 買屋購屋 陽台外推 建築說故事

作者: passionmen

2010-07-23 05:22:00 by passionmen @ 宜修網 [引用來源]

我不是在咖啡廳就是在咖啡廳的路上,完全不記得是誰說過的,不過這句話肯定說出很多人的現在式。

 

在一連串的機會與運氣排列組合中,現在的辦公室真的在咖啡廳裡面,毫無疑問的除了在家的時間外,就是咖啡廳上班,或是在前往的路上。

自許為建築愛好者當然要對這樣特別的店品頭論足一翻,這是一棟很可能要被都更的區域,說都更是希望也是絕望,都更是原地主的希望,確是租屋營業人的絕望,如果都更順利那所有的投資也就很難回收。可見投資的人不是很有guts就是過於莽撞。

 

我一直認為現在的房子在整建過程充滿太多的over design ,建築空間本身就會散發出它歷史的味道,硬要撲粉化裝那反而畫虎不成反類犬了。

傳統的四樓老舊街屋,當然是狹長的,這都是台灣透天特色,也是設計師最需要解決的問題。

一樓是某間電信業者,二、三樓是咖啡廳,四樓是某間網路媒體公司辦公室。也因為這樣所以要進入咖啡廳之前有一條長長的走道+樓梯,中度的黃燈泡讓訪客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,小小的探險充滿了趣味。

我不認識設計師但他做了很多點,讓我很喜歡。

二三樓女兒牆打掉,落地玻璃謙虛的往內移動了,室內空間變成了陽台,在加上花花草草、小型水池、幾張年紀比我大的破椅子擱在哪裡,空間就在說故事了。

陽台外推是我一直反對的事情,一味的攻城掠地爭那個幾十公分的陽台,只是顯得格局太小。

光與影的掌握是設計師的功力,整間店幾乎不用間接照明讓燈自己在說心情,俗氣(少數設計師)的間接照明常會使用大量木作去包裹,在我看來就是浪費以及低階設計。

二樓地板沿用古老的磨石子地板,三樓在原塑膠地磚漆了耐髒的深咖啡漆,這樣的花費很省,正好響應節能減碳的說!

裝潢就如同房子在化妝一般,淺妝也可以很有味道的阿!大張旗鼓、超大翻修這種事情就留給大腕去搞吧!

節省了裝潢的花費,花心思吸引對的人,這個空間的裝置就不是在用折舊去看了,它會慢慢呈現有機的成長,新的創作會在這裡展現、心的感動會在這裡釋放,我想這才是對的空間,至於 郭先生的咖啡店批評就先放在儲物間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