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繕用語 "代"(台語發音)

修繕 修繕規劃 修繕現場 修繕合理範圍 修繕問題與干擾 修繕現象 修繕選商

作者: passionmen

2008-12-23 07:20:00 by passionmen @ 宜修網 [引用來源]

 

圖片來源:這裡(純屬配合節氣)

(台語發音),是一個很重要的字,它關乎了工程的順利與否,舉例來說:這場的油漆小包有代「打矽利康收邊」,就是油漆廠商報價時要包含「打矽利康收邊」這個施工項目來進行報價。

每個工程因管理的人不同,發包策略也就不同,也有很多人把「打矽利康收邊」交給專業的「打矽利康收邊」小包處理。

 

這種發包策略是多變的,也是很彈性。他有優點也有缺點,優點不外乎可降低成本、減少施工介面。缺點是:比價不易、管理困難(我是指相對困難啦)

 

這就是,我們常常說一體兩面,優點其實就是缺點,缺點也可以是優點。

 

 

修繕工程(金額較小)可能是大家坐下來開個會喬一喬,就解決了。

但是像公共工程通常有糾紛時,幾乎免不了上「仲裁」、「訴訟」

 

很多進行發包的主任,是沒有紮實的現場經驗,因此,會顧此施彼,一有漏洞,就是糾紛,一有重疊就是圖利廠商,所以,工地主任是一個建案的靈魂。

業界就有某些大型營造廠,專門高薪聘請法律顧問或是退休的工程承辦人員,來公司上班,利用承攬工程機會,見縫插針,「法庭見」。

 

大型的工程才請的起工地主任,一般我們自己家裡的修繕工程,就常常是自己當業主,自己發包,所以,大家應該要具備這樣的sence,不然,就只會跟小包嘔氣,有時候也不過為了萬把塊的工程款,搞到工程無法完工,就真的得不償失了。

 

附帶一提,PMBOK裡面有提到Scope Planning,這個程序就是要避免我上面所說的情形,把每個人的可交付成果以及工作範圍作一個簡單的計畫,如果你的小包懂得這個的話,你應該也可以很放心交給他做了。